央音要聞
让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新时代最强音 ——记“2019中国民族音乐传承日”活动
- 作者:供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民族音樂)
- 來源:中央音樂學院
- 发布日期:2019-11-26 09:11: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019年11月23日,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与民樂系共同主办“2019中国民族音乐传承日”活动。
由教育部立項並重點支持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民族音樂)于2018年9月正式成立。一年多來,基地充分發揮專業人才與學科資源優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宗旨,努力致力于中國民族音樂的保護、傳承、發展與創新。此次“傳承日”活動,彙集校內外的專家、學者和表演團體,通過專家講堂、民間音樂展演、名家工作坊、音樂會等多種形式,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與展演有機結合,助力于新時代民族音樂的保護、傳承、發展與創新。
來自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清華大學校友民樂團、北京交通大學民樂團、中國農業大學藝術團民樂團、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北京體育大學藝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素質教育部、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首都師範大學附中、北京十一學校藝術組、北京青年宮音樂培訓部、北京二十七中金帆民樂團、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少年宮、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韻之靈國樂團、墨爾本華人民族管弦樂團等16個國內外熱愛民族音樂的學校和團體,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我校黨委書記趙旻、院長俞峰出席活動。
開幕式
“传承日”開幕式在琴房楼演奏厅举行。赵旻书记首先致辞,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项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王岳川(北京大学)、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随后进行了主旨发言。于红梅副院长主持了開幕式。
于红梅副院长主持開幕式
趙旻書記向參加本次活動的各學校來賓和同學們表示熱烈歡迎,希望大家能夠在“傳承日”中真切感受到中國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和深邃內涵。同時,他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認爲,民族音樂傳承要有科學的知識體系支撐,要借鑒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要不斷完善教育體系、遵循藝術創作規律。他強調,民族音樂傳承要體現經典性,也需要處理好“傳統與創新”的關系。他指出,要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民族音樂傳統教育,以激發他們的民族情感和愛國熱情,增強文化自信。
赵旻书记在開幕式上致辞
四位專家的主旨發言各具特色,直指學術前沿:王次炤教授從中國傳統音樂的思維形態、結構形態、表現形態以及體裁、題材等緯度,論述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特征及其人文精神。項陽教授以《禮樂重群體和整體儀式性表達》爲切入點,提出中國傳統音樂不僅具有審美功能、娛樂功能,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實用功能和教育功能。王嶽川教授從一個文化學者的角度,闡釋了音樂與文化的密切關系。他認爲,音樂藝術的本質核心不是炫技,而是儒道“中庸”“中和”之美。張伯瑜教授在發言中,重點探討了中國音樂文化自信的基礎,以及中國傳統音樂在今天遇到的問題和發展之路。
王次炤:《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美學精神》
項陽:《禮樂重群體和整體儀式性表達》
王嶽川:《國學立場與音樂身份認同》
張伯瑜:《談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開幕式上,我校音樂教育學院合唱团和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系的同学们,还为现场观众表演了中国民歌合唱和苗族、侗族歌舞节目。中国民族音乐既需要保护与传承,更需要发展和创新。
中央音乐学院音樂教育學院合唱团:《亚克西》
指揮:賀曉樂
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少數民族特色音樂系:
苗族《錦雞舞》
開幕式现场
開幕式全体嘉宾及师生合影
民間音樂展演和名家工作坊
下午的两个环节是民間音樂展演和名家工作坊。无论是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系师生倾情呈现的多姿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歌舞音乐,还是濮阳华夏卫风乐团用编钟、编磬、古琴等传统乐器表演的古朴雅致的诗经吟唱和琴歌,都给观众们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在名家工作坊上,我校民樂系谈龙建、石海彬、朱江波教授和乔佳副教授,分别就三弦、二胡、民族打击乐、唢呐等民族乐器进行了精彩的教学与演示,内容涉及演奏技术、音乐风格、美学思想等多个方面。
濮阳华夏卫风乐团:器乐合奏 《龙魂》
談龍建:《中國三弦音樂之美》
朱江波:《中國二胡音韻之美》
喬佳:《色彩缤紛的中國打擊樂》
石海彬:《國樂金聲——唢呐演奏藝術漫談與賞析》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金獎音樂會
此次“传承日”的一大亮点, 是于当晚在学校歌剧音乐厅举行的“中央音樂學院民樂金獎音樂會”。近年获得国家级赛事金奖的民樂系优秀学生刘瀚公、王紫溪、陈依妙、王庶羽、薛淼、高白和艺境室内乐团,表演了《阳春古曲》《大漠长河》《沙海艺境》等多首民乐传统和新创乐曲。扎实娴熟的演奏技术和大方端庄的舞台表现,让人不禁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俞峰院长在音乐会前上台致辞,向同学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他讲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是大学的使命,其中文化传承是重要内容。中央音乐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新一代民族音乐的领军人才于红梅副院长的组织下,集合我院民樂系、音樂學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音樂學研究所、音樂教育學院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兄弟院校、专家、学者共同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俞峰院長在音樂會上致辭
章紅豔教授主持金獎音樂會
王庶羽:《毕方》(赵思智 曲)
2019 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少年打击乐组冠军
(指導教師:尹飛)
王紫溪:《阳春古曲》(杨大钧 演奏谱)
2019中國器樂電視大賽職業少年彈撥組冠軍
(指導教師:李晖)
陈依妙:《椰岛风情》(陈军 曲)
2019中國器樂電視大賽職業少年拉弦樂組冠軍
(指導教師:于紅梅)
刘瀚公:《大漠长河》(张豪夫 曲)
2019年中國器樂電視大賽職業少年吹管組冠軍
(指導教師:石海彬)
薛淼:《自在》(李玥锦 曲)
2019中國器樂電視大賽職業成年彈撥樂組冠軍
(指導教師:徐陽)
高白:《第五二胡狂想曲——赞歌》(王建民 曲)
2019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
(指導教師:于紅梅)
艺境室内乐团:《皮五辣子》(徐之彤 曲)、
《沙海艺境》(王丹红 曲)
2019 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传统组合类冠军
(指導教師:胡瑜)
紮根文化土壤,采集民間心聲。本次“傳承日”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既有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度學術解讀,也有民樂教育教學和藝術實踐成果的集中展示。
金獎選手與趙旻書記、于紅梅副院長、劉春梅副書記等領導、嘉賓及教師合影留念
“传承日”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中国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依然在路上。正如赵书记在開幕式致辞中所指出:“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不仅是大学文化传承职能的饯行,也是厚植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种民族自觉。”今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还将充分发挥其在中国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中的平台作用,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展现更大的作为,作出更多的贡献。
文:宋學軍
图:刘海峰 张天宇
? Copyright www.ccom.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57號
京ICP備05064625號
